发展绿色人力战略,绿色转型下的人力资源转型
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尽快为未来的工作世界做好准备,不可否认释放新一代技能重塑与升级已成为了我们的迫切需要。
无论是公司、政府,还是公共机构都在寻找最快、最高效的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各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致力实现各国在《巴黎协定》中制定的目标。规模较小的一方密切地关注着规模较大的一方,通过他们先吃螃蟹的经验,再确定自己的最佳路线方针。
欧盟在在2019年底公布了绿色协议计划,通过创新、激励和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的方式,致力在2050年实现气候平衡。美国总统拜登则发起了2万亿美元计划,旨在创造数百万新工作机会实现经济转型,该计划将聚焦在清洁能源、能源效率,以及电动汽车行业。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懂得这些举措的逻辑或潜力。在倡导将人们从传统行业转移到在新技能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工作时,我们却看到了一些人对这个理念的怀疑、恐慌甚至敌意。《纽约时报》发布的《拜登的赌注:应对气候变化将创造而不是削减就业机会》的报道就生动地展示了这种怀疑的程度。
匹兹堡市一家工人协会的一位领导者肖恩的观点很激烈。他认为技能升级不可能重新安置那些现在收入还不错的工人,将他们从传统制造和资源行业安置到太阳能或风力发电领域。政府虽然一直在强调他们将把传统行业的工作转移到新能源领域,但事实上工人还在建造发电厂、石化厂和钢铁维护厂。
英国政府最近发布的一个活动广告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名芭蕾舞演员在一场工作技能重塑的活动中被建议考虑做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因为芭蕾舞演员的职业不具备不可持续性。不出所料,许多文化产业的职场人开始炮轰这则广告,他们对他们的工作不可持续的说法表示强烈的不满。
在绿色转型中真心待人
以上例子中,雇主和政府在解释全球迫切需要将劳动力转变到更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岗位时,做得并不尽如人意。
绿色转型中需要真心把人当作人来对待。许多工作会过时,要么因为气候问题,要么因为它们与前沿技术不相容,这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件事,转型中我们不能把人当做商品一样,任意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由于OPEC的价格战和新冠疫情,2020年仅在石油行业美国就失去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电动汽车的发展加重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迫使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出现更多的裁员。
德科集团最近发布的《绿色经济的技能》
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技能发展,全球经济在向可持续发展迈进的过程中,预计会裁减超过七千万个工作岗位。对技能重塑的明智政策和投资可以扭转这一形势,仅在能源领域就可以增加1,800万个就业岗位。我们迫切需要新一代的技能升级与重塑计划,让尽可能多的人尽快为未来的工作世界做好准备。
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型迈进
为了确保绿色转型的成功,我们更加需要重视人力资本和技能在实现可持续变革中的作用。尽管欧洲和美国都有大手笔的经费支持绿色转型,但大多数领先的绿色技术举措并没有很好地将环境目标与人力资本目标联系起来。
欧盟绿色协议的公平过渡基金,在未来10年将提供1,500亿欧元用于技能重塑和贷款,或为雇主提供贷款担保,帮助他们向绿色经济转型。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以从事新的工作。中国正在努力摆脱燃煤发电的影响,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岗位中,来自中国产生的岗位已经占到近40%。
然而,在气候目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美国就业计划中提出了1,000亿美元的劳动力培训计划,注册的人数增加了一倍,然而具体哪种培训和支持项目可以使用却尚未公布细节,白宫关于就业计划的简报没有提到技能重塑或升级。
并非只有美国的计划出现了脱节问题。国际劳工组织指出,183个国家已承诺巴黎协议的目标,其中只有不到40%的国家有技能培训计划,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家根本没有制定任何培训或能力发展计划的措施。
企业的机会
环境目标与人力资本目标之间联系的缺乏,为雇主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品牌竞争力的优势。从领德管理咨询在全球范围支持的组织及其人力转型的项目来看,有两个明确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将环境目和人力资本目标有效结合。
逐步增量促进职业过渡
尽管绿色转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找到本地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只要各方坐下来,探讨到从不可持续的行业到适合未来的行业有哪些合理的就业路径,一定可以找到解决方案。西班牙能源公司Enel-Endesa关闭滨海热电厂就说明其可行性。为了减轻对社会的影响,Endesa与领德、政府和其他伙伴合作,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工人寻找新的机会。最终,Endesa在全省启动了20个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取代退役火电厂产生的电力,为前电厂工人创造了300多个工作岗位。
在环境、社会和企业目标战略中加入人的元素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再与创造就业的目标冲突。寻找能让企业把环境、社会和企业目标的对话加入人力战略中的合作伙伴,把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为可再生的能源,而不是可替代的资产。
德国汽车供应商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非常认可这个方式。他们没有裁员,而是实施了一项转型计划,提高受到影响的雇员的技能,将他们重新部署到全新的工作岗位。采埃孚真正认识了到内部人才转型的潜力,他们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同时没有丢弃他们的雇员,为员工提供了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
绿色转型只有完全符合雇员的人性化需求,才能实现气候的目标。虽然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挑战,但明智的绿色策略必将带来更快且更包容的转型。
共同努力,我们就可以实现绿色的人力资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