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曾经的帮助,今天我拥有传递善意的力量!
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挑战、迷茫或失落的时刻。但请记住,并不是只有你经历过这些,职场上有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人经历过这些,甚至有些职场人,可能还经历过令人窒息的‘至暗时刻’。
一位通过职涯辅导受到启发的候选人近期非常热衷于‘刷存在感’,她希望在她的圈子里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建立良好的可信度。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行业的渊博知识,她开始撰写一些文章,积极地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发表观点与建议以帮助他人。听闻这一消息后,首先闪现我脑海中想法就是:“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传递善意的方式”。然而,渐渐地,我不禁感到她错过了一些重要的机会,一些她可以向那些曾一路帮助过她的人表示谢意的机会。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当下内容呈爆炸式增长,有无数的名人、KOL、网红,以及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每天都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着大量的图文或视频内容。他们向人们展现自己对某个热点事件的观点与分析,或是针对衣食住行给我们强力推荐或避雷指南。
“如果她在分享内容时,可以向曾经帮助过她的人表达一点谢意,我想她将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Susan分享到。毕竟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就功成名就,如果一个人能跳出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去看待个人品牌的打造,从一句‘谢谢’开始,其实这可以做得更好。
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挑战、迷茫或失落的时刻。但请记住,并不是只有你经历过这些,职场上有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人经历过这些,甚至有些职场人,可能还经历过令人窒息的‘至暗时刻’。
在传递感谢的力量时,结果有可能会出乎意料。你的小小善举可以有着惊人的力量鼓励别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些原本你认为无法改变的事情。
如果你心存感激,并愿意传递善意,Susan老师建议无从下手的人从启发者、辅导者与千里马三个方面入手。
感谢你的‘启发者’
在撰写内容时,你会通过网络查阅许多数据、趋势或见解。当一些内容启发了你时,你从中汲取灵感后,激发出了更具深度的想法。或者你还不具备独立撰写的能力,如果你希望在一些原作者的内容基础上,直接分享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在将他人之作据为己用时,你可以标注出处或提及灵感的来源,感谢这些‘启发者’赋予了你灵感。
你可以通过在自己的文章中添加原文链接,再去引用内容。例如,你可以在开头先写明,“读到张一鸣分享的关于字节跳动的用人建议感觉受益匪浅。其中在讲到… …我认为… …” ,之后再去衔接你的观点或看法。或者,直接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原作者的方式以示感谢,也很不错。这样原创人也会收到通知,获悉你引用了他的内容,也许你的启发者还会与你互动,进一步引发你们的对话。
感谢你的‘辅导者’
在职涯旅途中,当你不幸经历意外,在被裁员、否定、质疑,或重伤的‘至暗时刻’,回想一下谁曾在艰难的道路上帮助过你?谁曾陪你一起复盘职业经历?谁提出的建议或反馈给你带来了改变?谁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刻鼓励你放手一搏?谁悉心辅导过如何你拓宽人际关系?谁陪伴你在变化中实现自我突破?
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请感谢那些给予过你陪伴、辅导与建议的人。你可以发一则信息,或一封邮件表达谢意。如果你在打造个人品牌,也可以通过在你的文章或视频内容中,引用他们曾经讲过的那些让你受益良多的建言,传递这些辅导者为你的职业生涯改变而做出的贡献。这也可以引导在黑暗中的其他人,在至暗时刻他们不是一个人。
感谢你的‘伯乐’
重启职业生涯同样是令许多人头痛的问题。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你难免会遇到别人的质疑或不理解。如果你在历经过几次面试后,遇到了一位懂得赏识你能力,或支持你新开始的HR、直线经理,或企业领导者,我建议在你面试后或在入职后,通过适合的方式去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我看到一些人在例如LinkedIn的平台上,在入职时会发布一则帖子,这一方面告知人们你已经扬帆起航,在新的公司期待和新同事或老板一同开启新征程。同时,这也是对赏识你的能力和相信你潜力的‘千里马’ ,一种恰当得体的问候方式。毕竟正常情况下,人们换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遇到懂得赏识你的老板很是难能可贵。
当你意识到,没有人能偶单独靠自己就取得成功。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让这种主动反馈形成的良性循环,这会带给你一股惊人的力量,帮助你打造更牢固、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如今,社交媒体的玩法五花八门。你有很多机会和方式,可以公开地表达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的认可、称颂和感谢。对于被感谢的一方,我相信‘确认过的眼神’可以让对方了解自己所做之事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