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洞见

将导师辅导置于职业发展计划的核心位置

分享
分享
Copy link
Link copied successfully
lhhfesco.com/articles-114

“Gartner对信息技术公司中导师指导对于员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徒弟和导师获得晋升的可能性比未参加导师辅导计划的同事高五倍,同时,导师和徒弟的留任率均高出约20%。”

欢迎进入2022年——企业导师制元年

2022年,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齐飞,灰犀牛同黑天鹅共舞,疫情及其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继续破坏着各个行业,使就业难上加难。。同时,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已经硝烟弥漫:大量掌握了核心技能的人次,渴望着高水平的薪资与福利,希望择“良木”而栖。

鉴于当前形势,打造一种不仅能留住顶尖人才,而且有助于企业招聘到人才的文化迫在眉睫。而当你问这些人才的真正需求时,导师制度几乎占据首位。

何谓导师辅导?

长期以来,导师制度一直被视为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阶段取得成功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例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宣布1月为美国的全国导师辅导月,以促进实施导师辅导,并为青年招募导师。

在商业领域,导师制度是指经验比较丰富的高级员工(通常是经理)帮助年轻员工(通常是新雇员)了解企业文化、工作要求和职业发展道路。

最好的导师辅导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对于导师,这是一个锻炼辅导技能和领导技能的机会;对于徒弟,这是一个获得如何在当前组织中取得成功的宝贵建议的途径。

许多成功的组织将导师制度作为制定高潜力领导力发展计划的基础,同时也用于支持入职培训和持续职业发展。

为什么职场人都渴望导师辅导?

简而言之,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能有一位导师。但是,许多组织仅为高潜力候选人或入选领导力发展计划的候选人安排导师辅导。如果企业未能普及导师制度,并将其作为标准的职业发展手段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加以推广,那么将错失良机,因为导师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人才,同时留住优秀人才。

“Gartner对信息技术公司中导师指导对于员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徒弟和导师获得晋升的可能性比未参加导师辅导计划的同事高五倍,同时,导师和徒弟的留任率均高出约20%。”

这毫不奇怪,导师制度已经成为许多职场人士最为看重的一项利益,尤其是年轻一代。德勤在2021年的一项调查中,回顾了千禧一代在过去十年中的态度,结果发现,导师制度被列为这一群体中领导者职业发展的首要关注事项。

 遗憾的是,很多组织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导师制度的巨大需求。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76%的受访者认为导师制度重要或非常重要。然而,只有37%的人有机会获得导师制度。

为什么许多组织不提供导师制度?

有一种观点认为,导师制度更像是一种临时的关系,而不是一项正式计划。

在互联网上搜索或查阅主要的商业出版物,可以发现大量关于年轻、有前途的人才如何能找到导师的免费建议。有些人确实这样做了,但还有许多人发现很难向经理或资深同事开口,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投入一些时间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指导。对已经找到导师的人进行的多项调查证实,只有一小部分人是通过自己主动找到导师而获得指导的。

 现实情况是,虽然企业可以将导师制度作为日常工作关系中的一项职能,任其自然发展,但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制定一个更正式的计划。事实上,世界上许多非常成功的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将导师辅导工作正规化了。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财富500强公司制定了正式的导师辅导计划。

Caterpillar是全球著名重型机械制造商,他们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了一位导师,辅导期限为三年。该公司还制定了一个“反向辅导计划”,让年轻员工对上年纪的员工进行技术和代沟方面的辅导。

多年来,通用电气一直被视为导师辅导和反向辅导的先驱。几十年来,通用电气一直指派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各级员工进行辅导,其中部分原因是为了给公司培养未来领导者。

同时也鼓励员工主动寻找愿意辅导他们的导师。事实上,寻找导师可以帮助年轻员工发展人际交往等技能,这对其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这项举措益处颇多,以至于世界上很多非常成功的公司都在积极努力,将导师辅导工作大规模推广到各个层面。他们已将导师制度作为其组织文化的核心,以满足顶尖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并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留职率。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总有人瞄准时机,率先行动,从而一路领航。鉴于导师辅导能够提供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利益,您及您的企业真的还能无动于衷吗?

分享这篇文章
Link copied successfully
lhhfesco.com/articles-114